7月盛夏,位于黔东南州高新区的贵州苗之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加工中心内,一批距此50公里外的麻江蓝莓刚通过冷链车送达,公司生产负责人游建勇马上组织工人准备开机、接货。
应季的鲜甜蓝莓被洗选后,送进原料压榨等设备,萃取出带有类黄酮、花青素等营养成分的鲜果精华,再与凯里当地的白酸汤“合二为一”,生产出一瓶瓶甜中带酸的“蓝莓酸汤特饮”。
贵州苗之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蓝莓加工中心。管云 摄
要论蓝莓与酸汤,黔东南在两者的产业版图上,无疑是主角。一季的鲜果融合四季皆有的发酵风味,让广袤的山野“链”上现代化的车间,调出产业发展的新“风味”。
“酸汤就像中药里的一味药引,不仅能‘引动’制作红酸汤所需的辣椒、西红柿产业发展,还能与蓝莓、刺梨、百香果等贵州本土特色鲜果‘配伍’出产业精深加工的新解法。”游建勇说。
苗之灵健康科技公司做民族医药起家,借鉴中药配伍之法,以酸汤为底调配出饮料新品,是企业2023年开始的新尝试。
贵州苗之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蓝莓酸汤特饮”。企业供图
次年,企业瞄准黔东南州“一甜一酸”的蓝莓和酸汤产业,对蓝莓等鲜果深加工项目进行投资,并与同在园区的贵州苗厨酸汤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以山泉水和糯米汤自然发酵出的白酸汤,与蓝莓、刺梨等鲜果一起调制出更加爽口、健康的饮品。
游建勇介绍,现在的消费者注重养生保健,企业原本就主打药食同源产品,利用含有多种有益乳酸菌以及γ-氨基丁酸助眠成分的白酸汤为基底制作出的蓝莓酸汤,目前卖得很火,上市就脱销。
打破传统销售模式,苗之灵健康科技公司的产品不仅通过电商推广,还依托园区去年成立的平台公司——贵州省黔东南高新创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供应链服务开拓市场,不仅做大了零售,还融入了更多消费新场景,打入B端市场。
贵州苗之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区。管云 摄
目前,平台公司正在帮助苗之灵健康科技公司联系线下餐饮渠道,打算把散装饮料推到门店进行批量销售。游建勇直言,有政府的背书,产品的市场信誉度显著提升了,跑市场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随着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今年苗之灵健康科技公司还将增投300多万元上调产线规模与生产效能,届时生产线每小时灌装量可达8000瓶,项目预计9月落地。同时,企业正与贵阳学院相关科研团队合作,聚焦乳酸菌发酵食品研发开展课题研究,还与江南大学、凯里学院等高校共同就新资源食品进行开发。
“例如我们喝的饮料还能被提取、浓缩为膏状、粉状等不同形态的产品,蓝莓压榨后的渣还能再被提取制成动物饲料。所以即便是最本土化的资源,也能在市场的万千场景中,找到‘出圈’的可能。”游建勇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江婷婷
三审 岳振
怎么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