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二次上台不久,就开始折腾贸易方面的事儿了。这次的目标是海运,特别是中国制造的船只。2025年1月他宣誓就职后,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提出个方案:对所有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造船收取高额费用,起码得百万美元起。
听起来还挺夸张吧?毕竟全球一半以上的货船都是中国船厂生产的,你一下子设这么高的门槛,整条贸易链都得颤三颤。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这些媒体都抢先报道了,认为这不光是对中国的措施,反倒坑得全球都难受。贸易界专家都摇头叹气,说这比关税还要厉害,简直像要把国际贸易逼到死胡同似的。
这些年,中国造船行业真是突飞猛进啊,从2000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只有6%,到今年2024年已经突破了55%以上,按载重吨统计的话,已经超过了韩国和日本的总和。到2024年,中国在全球的订单占比接近70%,韩国只有17%,日本才4.6%。
这么猛,原因很简单:中国的造船厂交付速度快,价格实惠,还能搞定各种船型,从集装箱船到油轮、散货船,应有尽有。至于美国呢?2024年自己国内的船厂只造了全球货船的0.01%,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特朗普政府这一说法,坚称是中国的补贴政策搞得乱子,打算通过港口费来“惩罚”一下,再顺带推动美国船厂的复兴。听着挺有道理,但实际上,要想复制中国那套供应链和人力成本优势,难度大得很。钢价高得吓人,工人也少,效率还不行,这一收费,反而让本土的船厂订单保持原样,不见涨。
一开始这个提案确实挺激烈的。2月26日,特朗普团队内部的文件透露,对在中国运营的船要每次停靠征收100万美元的港口费,加上中国自己建造的船,这个费率还要提升到150万美元。那些非中国拥有但在中国造的船,也得算吨位,起价是每净吨18美元,最高能差不多到270万美元一艘大的集装箱船。这一来,航运圈都炸锅了。
3月6日,路透社挺抢眼地爆出这个消息,全球的媒体也纷纷跟进,导致股市一时间跌得挺厉害。贸易代表办公室从3月24日到26日还开了个听证会,航运界大佬约翰·麦考恩一上去就说,这样一来,供应链会搞得一锅粥,比那些关税还要糟糕得多。
作为全球最大的船东国,希腊在2023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里,新订了401艘船,其中有266艘是中国造的;欧洲国家,比如德国、挪威、英国,这些国家对中国高端绿色船舶的订单也占了45%。你想啊,整个世界的船队里中国的船占了大头,一旦收了这笔费用,欧洲制造商的钢管、煤炭、石油的运输价格就得跟着涨。
行业反应挺快的。4月8日,路透社就报道,美国政府开始考虑做出调整,毕竟压力太大了。进口商和出口商都急得团团转。到了4月17日,华尔街日报又提到,一艘能装2万TEU的集装箱船,单次停靠的费用居然在100万到270万美元之间,相当于现在运费的两三倍。
Xcoal能源公司的CEO给商务部长写了封信,说煤炭出口的船东们都直接拒绝报价了,大家都不愿意当冤大头。像圭亚那和多巴哥这些加勒比国家,依赖中国船运把石油运到美国,现在都慌了。农业协会也急得团团转,因为大豆和小麦的出口船大多都是中国造的,运费一涨,农民们就快要破产了。
政府实在扛不住压力,于4月17日拿出了调整方案。费用方面有所缓解:那些中国建造、由中国拥有的船只,从2025年10月14日开始,每净吨收费50美元,逐步上涨,到2028年大140美元,每艘船每年最多停靠六次。非中国拥有但中国造的船,从18美元每净吨起步,每年增加5美元,到2028年涨到33美元。
集装箱按照TEU计算,起步价是120美元一个,之后涨到250美元。特朗普当时在玫瑰园签了行政命令,声称这是为了让美国的造船厂能够变得更强大。不过,这种调整其实只是表面功夫,实际影响可大呢。到5月9日,加州商会发出警告,180天后开始实施,起步价变成150美元每TEU,船运公司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进口货的价格全都要涨。
这件事情对美国的能源政策可算是狠狠地当头一棒。福布斯在9月16日的分析中说,特朗普当时打算推动LNG出口,目标是让美国船只占到1%的市场,四年内提升到4%,到2047年还希望达到15%。不过,问题就在于全球一半的LNG船都是中国造的,这增加了成本,导致出口变得越来越贵。船东们都宁愿绕道加拿大或者墨西哥湾,也不愿意走美国的航线了。
煤炭出口的情况可真不乐观,到了2025年上半年已经减少了30%,原因是欧洲买家直接把订单给撤了。4月22日,RVIA报道说,房车行业进口的零部件也遭遇了麻烦,船运成本上涨,零售价也跟着水涨船高。Workboat杂志提到,起初的费用从百万级别改成了每吨50美元,可对中小港口的打击最大,二级港的贸易额也直接缩水了。
全球的贸易链子原本就挺紧绷,这一下更乱套啦。FreightWaves说,船公司纷纷改变航线,绕开美国港口,改走加拿大路线,结果陆运的卡车边境都排起长龙,基础设施压力大得厉害。欧洲那些船东的高端订单转向了亚洲,不过中国的船厂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有45%的绿色船订单都在哪儿。
这个方案算得上贸易恐怖主义,互相对抗只会让局势更加失控。预计全球贸易总量会下降5%,因为大西洋和太平洋航线上80%的船都是中国造的。汉堡那边的仓库存放的1.6万吨钢管,本想直接运到美国东海岸,现在都搁置了,改用陆路运输,费用一下子上涨了一倍。加勒比海那边的石油游轮也改了航线,泵站忙不过来,延误堆积如山。
这份方案把美国制造业的困难挑明了。中国不是靠补贴发力,而是产业链齐全,钢铁、劳动力、效率这些环节都经过优化。美国的芯片和高科技水平确实不错,但根本还离不开中国的制造基础。要想让船厂再振作起来?就得补贴本地建造,放宽限制,但订单没有一丝起色,再花钱也白搭。特朗普那个“美国优先”听上去挺凶,但实际上就像喝毒酒,越喝越亏。
怎么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